2025-10-09

中美政經關稅交鋒 究竟誰佔上風?

現時各主要貨幣皆偏弱,地緣風險持續升級,全球供應鏈出現深度重組,避險與對沖重新成為今年資金主旋律 ; 黃金、白銀與比特幣等資產備受追捧 ; 中美兩國則接連推出禁令與關稅,從晶片、關鍵礦物等「卡脖子」領域,延伸至金融、市場準入與話語權等角力,究竟誰佔上風 ? 又應如何部署投資 ? 筆者論述經濟、軍事、科技、外交與金融等範疇如下。

一. 經濟與供應鏈 : 關稅高懸,訂單重組

美國上調對華關稅,以「去風險」重塑供應鏈 ; 中國則以規模優勢、價格彈性與第三地產能分散衝擊,如東盟、南美洲、歐洲等 ; 短期而言,美國在關稅與市場準入等佔主導,中方則把部分產能與出口重點轉向亞洲及歐洲等,如電動車、跨境電商、家電、零部件等,並加強國際化佈局,「以時間換空間」,惟部分行業仍受壓。

中國近年推動「50城消費新業態試點」及文旅場景創新以刺激內需,社保與政策性資金亦為A股提供流動性,製造業PMI與出口訂單數據逐步改善,預料全年GDP可達4.3% - 4.7% ; 若人民幣在岸及離岸差價進一步收窄,香港作為中介與融通樞紐角色勢將再度受惠。

二. 軍事、科技 : 高端半導體 VS 關鍵材料

美國出口管制重心集中於先進晶片、製程設備及AI算力等領域,並強化與日本、韓國、台灣及荷蘭協調以堵塞漏洞,美方在高端半導體領域確具優勢 ; 中方則以鎵、鍺、石墨等關鍵材料出口審批與限供作為反制,令歐美供應鏈成本上升,藉以爭取時間和減緩外部衝擊。

三. 地緣與外交:多邊化消耗戰

美國長期透過G7、歐盟及印太聯盟等框架制定規則,中國則深化「一帶一路」及全球南方產能合作,並以貿易與本地化投資換取市場 ; 歐洲同時加強反補貼與關稅措施,如針對調查中國電動車及SHEIN擬於巴黎開店所引發的爭議,歐洲市場對「低價高量」與「產業保護」之拉鋸勢將成為新常態。

四. 美國內政與就業:政策懸念壓抑風險溢價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財政談判及選舉政治導致政策可預期性下降,隨著就業數據轉弱,市場預期聯儲局或在未來數月「以數據為依歸」調整路徑 ; 企業資本開支集中於AI相關領域,包括雲端運算、GPU、加速卡及網通設備,形成算力、電力、冷卻及地產等全鏈條投資框架 ; 若大型藥廠以降價換取關稅寬限,有助減輕醫療板塊估值壓力,惟盈利韌性仍取決於研發及支付制度,若「奧巴馬醫保」獲延續,預料利好整體醫療行業。

五. 日本 : 匯弱股強,邊際信號轉向

日圓匯率急跌與貨幣政策持續寬鬆推動日股創歷史新高,但估值已不低,其升勢更多源於貨幣與債券走弱等疊加效應,並非企業基本面擴張 ; 若財政與貨幣政策出現轉向或干預升溫,日股性價比將趨於平衡,筆者認為日股再度上升空間有限,宜逢高減持或調整持倉。

六. 中港股關鍵因素 : 流動性與人民幣彈性

除外資9月淨流入和港股單周反彈逾千點外,多家企業業績改善亦為市場注入信心,如電動車企業交付回升,小米電動車及手機銷量加快,互聯網平台亦積極投入AI基建,如阿里巴巴3年投資計劃、美團無人機完成60萬單,市場形成「盈利觸底 + 估值修復 + 政策支持」三重利好 ; 若人民幣因數字化和國際化而趨穩,在岸與離岸息差改善,港股對匯率彈性(β)將被放大,故建議配置中特股及高息股。

七.   美元、黃金與避險情緒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加深經濟衰退隱憂,推動市場對降息之預期,美元走弱亦吸引資金湧入黃金、白銀與比特幣,金價已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關口。中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9月份增持4萬盎司黃金,市場更預期或有機會挑戰4,900美元或以上。

目前俄烏戰事及以巴衝突尚未平息,若油價如普京所言,因地緣政治惡化而升至每桶100美元,勢將再度推升大宗商品價格,高關稅、供應鏈碎片化、財政赤字與地緣衝突「長尾效應」等相互交織,勢必嚴重影響全球成本與通脹中樞,故各位必須密切注視風險及妥善安排對沖,並非押注單一敘事。

市場相對集中在美國科技產業,建議可以適當採取分散投資,避免市場風險,如注重降低股票市場風險,可考慮黃金、白銀及比特幣等,或持有現金、短債、貨幣基金伺機購入 ; 美國股票建議分散投資,可考慮板塊包括 : 量子計算、算力基建、與無人機和國防相關股份、具現金流的AI賦能平台,醫療板塊宜留意創新藥、器械等里程碑節點。

中港股票則考慮配合政策、人民幣及現金流,除著眼稀有、有色、電池相關金屬外,還有高息股、中特股、互聯網、本地生活 + AI基建和應用、消費內容與文旅場景、新能源汽車與供應鏈(尤其聚焦交付與反內捲的龍頭)等。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2025年10月8日過去一周收益增長2.40%,年初至今回報為10.31%(已扣除2%管理費用),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1094.14%,平均年化回報為9.05%。

綜觀模擬盤表現,上周降低美國科技基金及比特幣,轉爲更加防守的黃金,並錄得不俗表現(+3.23%),目前黃金在模擬盤内佔比達20%,加上金礦基金持倉佔比8.28%,黃金倉位較高,如黃金價值持續急升,或考慮部分獲利了結。中港基金在十一黃金周時段流動性疲弱,錄得小幅回調。美股表現依然强勢,但仍需注意風險。本周基金模擬盤組合維持不變。

聲明  :  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作者所屬東驥旗下基金及客戶組合則持有阿里巴巴、小米及美團,並有可能出售上述公司的股份。

各位讀者可與本公司客戶服務部聯絡及了解東驥基金模擬組合的詳情 ,請瀏覽本公司網址:www.pegasus.com.hk或致電 : 2232-5800

 
2025-10-14
2025-09-30
2025-09-23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電話 : (852) 2598 4000
客戶熱線 : (852) 2232 5800
傳真 : (852) 2598 4416
電郵 : fund@pegasus.com.hk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持牌法團證監會CE編號 AAI 473
保險業監管局持牌保險中介人牌照號碼 FB 1074
註冊強積金中介人號碼 IC 000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