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6

中美博弈新格局:特朗普時代之「開源與競賽」

近年全球政治與經濟格局急劇變化,中美博弈成為時代主軸,中國經濟崛起、美國政治轉向,全球秩序從「單極霸權」走向「多極競合」,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立即促使美國在貿易、科技與金融等重新定義和制定其策略。

近代中國飽受戰亂與經濟貧乏等苦難,隨著改革開放推動經濟以驚人速度復興,如今GDP已達約18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之25萬億美元,近年來,中國在民生、經濟、製造業、能源、金融、基建、科技及軍事等極速追趕,從「世界工廠」晉身為全球創新與資本主要來源,令美國深感中國逐漸強大之威脅,美國為維持霸權,遂與其盟友以關稅、制裁及技術封鎖等圍堵中國,形成長期競爭格局。

中美貿易戰火再燃      TACO交易或未能成功

新一輪貿易戰以船隻額外港口停靠費為開端,美國針對中國出口及造船業,企圖打壓中國佔據全球65%訂單的造船業,如美國戰艦杜魯門號相隔8個月尚未完成維修,在250周年演講上僅以一塊布簾掩蓋損毀部分,成為美國造船業最後的「遮羞布」,不禁令人質疑美國海軍實力。

特朗普經常被批評為「厚臉皮」與不擇手段,且其政治風格、投機、強硬直接,這種「商人式」決斷乃其成功核心之一,卻經常出現「TACO」,他亦擅長利用民粹情緒與媒體操作,結合人工智能(AI)數據分析與社交媒體戰術,令MAGA具備高度動員力與市場影響力,故以「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為旗幟及提升造船業爲重要國防議題,試圖以關稅及直接投資方式吸引造船業重返美國,還利用減稅降負及供應鏈重組等推動其他行業回流,刺激短期就業與股市走勢。

特朗普主張精簡開支與減少戰爭開銷,強調「不做冤大頭」,除上文所述外,更削減政府機構人員以提升效率,此舉有助短期財政平衡,但長遠或削弱專業監管,他在明年中期選舉前以「減赤與創富」為核心政綱,試圖以企業式管治模式重塑美國 ; 可惜現時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爭論不休,國內矛盾、撕裂及政局不穩日趨激烈,還有政府停擺導致農民補貼政策無法執行、債務危機無法解決等影響絕不容小覤 !

中美貿易戰自4月起持續至今及仍未達成任何長期貿易協議,當時兩國互相加徵關稅至100%以上,可見中國並不介意與美國脫鈎 ; 若中國未能取得較理想的貿易協議,雙方談判根本難有結果,但中國可藉此機會測試美國各方面底線,如反對台獨等,有助統籌和制定與美國談判謀略,冀望減緩損失及推進自身發展。

目前全球科技與AI為未來競爭核心,從附圖所示,以OpenAI為中心,一眾美國科技巨頭如Nvidia、AMD、Microsoft、Oracle等互相持股與合作,形成高效「資本循環體」,彭博指這種「環狀投資」為AI產業鏈自我「製造血液」,成為推動美股估值上升的關鍵引擎,進而演化為科技生態的「造錢機器」 ; 除稀土管制嚴重影響美國產業外,倘若估值泡沫化或晶片供應鏈受阻,風險亦可能迅速擴大,若特朗普以稅務優惠及放鬆監管等配合此模式,美國有機會鞏固全球科技領導地位,冀望進一步領先中國。

特朗普上任後大幅下調企業稅率,從35%下降至21%,不僅削弱對能源及金融業監管,還取消上市公司強制披露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指標之要求,以鼓勵資金投放於高回報項目,儘管此舉導致美國失去推動可持續投資之領導地位,但短期內顯著提高企業盈利與股東回報,完美地實踐特朗普「以現實取代道德」的經濟思維。

貿易戰破壞美國與盟友關係,各國領袖及人們皆不滿特朗普,全球多國亦早已厭惡美國藉SWIFT及美元結算體系實施制裁,故紛紛推動「去美元化」,如金磚國家倡導以本幣結算,近期Web 3、STO及穩定幣等逐漸興起,促使資金流向更加分散,特朗普則沒有封殺這大潮流,反而主張把虛擬資產納入監管體系,推動美元掛鈎穩定幣,以確保美元仍為數碼金融核心 ; 雖然此策略暫時有助穩定美元信心,倘若日後虛擬金融與區塊鏈獨立發展,美元霸權仍難逃被稀釋之命運。

投資策略方面,短線宜留意美國AI、太空、能源及基建等板塊,中長線則宜關注中國新能源、光伏、醫藥及造船業等,雙方亦於許多產業競賽中短兵相接及各具優勢,並帶來眾多投資契機,如特朗普仿傚中國放寬政府入股重點企業與軍工投資之做法,令相關板塊表現突出。

投資者宜儘量掌握兩國政策脈絡,或有助尋找結構性投資機遇,面對中美發展走向各異與科技「雙循環」,建議各位既以全球配置、分散風險為原則,並密切關注虛擬資產監管與美元流動性等變化,同時必須警惕地緣風險、估值過熱所產生的潛在泡沫,甚至慎防任何突發或「黑天鵝」事件 !

中美博弈不僅為國力、權力與資本競賽,更為制度、思維模式與智慧之對決,勢將決定未來數十年全球資金流向與科技命脈,《易經.繫辭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雙方皆為強者、卻未必永遠強大,變通才可切合需要和持久地發展下去。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2025年10月8日過去一周收益跌幅1.36%,年初至今回報為8.75%(已扣除2%管理費用),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1077.88%,平均年化回報為8.99%。

回顧市場,目前港股經歷一輪下修,如沒有新消息,恒指應可回穩和反彈,流動性預期及內地資金持續購入有助進一步推升恒指,但必須注意貿易協議進度 ; 市場憂慮美股AI泡沫,恐慌情緒持續高企,VIX指數重回20以上,中美貿易戰只為導火綫,AI產業鏈長期盈利能力逐漸引發市場反思。本周基金模擬盤組合維持不變。

聲明 : 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作者所屬東驥旗下基金及客戶組合則持有NvidiaAMDMicrosoft,並有可能出售上述公司的股份。

各位讀者可與本公司客戶服務部聯絡及了解東驥基金模擬組合的詳情 ,請瀏覽本公司網址:www.pegasus.com.hk或致電 : 2232-5800

 
2025-10-14
2025-09-30
2025-09-23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電話 : (852) 2598 4000
客戶熱線 : (852) 2232 5800
傳真 : (852) 2598 4416
電郵 : fund@pegasus.com.hk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持牌法團證監會CE編號 AAI 473
保險業監管局持牌保險中介人牌照號碼 FB 1074
註冊強積金中介人號碼 IC 000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