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AI與人性:從音樂創作到金融投資的啟示

筆者上週末參加音樂教育論壇,題目為 : 「音樂遇上了AI ?」,參加者均為音樂界人士、音樂老師及科技專家等,大家對人工智能(AI)應用於音樂創作既感興趣、也產生憂慮。

AI確能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即使不懂樂理,只需提供想法便可作曲,AI還可拆解音樂結構,令學生「看到」、亦能「聽到」音樂層次,確為極具教育價值的輔助技術 ; 老師更可利用AI分析學生的節奏感、旋律理解與演奏技巧。雖然AI創作音樂十分方便快捷,卻永遠不能取代人類的情感深度,同學們亦或未能學習樂理基礎,若學生只追求快速完成作品,但缺乏創作的掙扎、思考與挫折,「創作的歷練」隨之消失,這正是成為真正作曲家不可或缺的一環。 

AI在音樂創作的機遇與限制

音樂創作本質上屬於理性與感性結合,AI確實提高創作過程和成效、更可視化,它協助分析龐大的音樂資料庫、生成旋律、和聲與節奏等,並可根據情緒、畫面或故事場景創作合適的配樂,更可協助非專業人士跨進音樂世界,推動音樂教育與藝術普及化邁向新階段。

「情感的缺席」乃AI作品最大限制之一,它確能模仿風格、卻未必理解悲喜,能重組旋律、卻難以體驗靈魂的震盪,音樂動人之處在於創作者的生命歷程、價值觀與內心投射,這正是人類創造力的根源,人類的價值並非速度,卻在於情感深度,我們必須珍惜「人」在創作中之不可替代性。

另一邊廂,AI作品版權與原創性問題等逐漸浮現,當演算法依靠龐大資料庫進行學習時,創作與抄襲之界線卻愈來愈模糊,未來如何在技術進步與知識產權之間取得平衡,勢將為文化界重要課題之一。 

從音樂到投資:AI的鏡像關係

AI在金融業所擔當的角色與音樂創作極為相似,在投資領域裡,AI確能分析海量市場數據、預測波動趨勢、優化資產配置,不僅大幅提升效率,還協助基金經理作出更準確的判斷,一如音樂不能完全依靠數據創作,投資亦不能只依賴模型運算,皆因「人性」仍為市場極重要的核心變數,包括專業投資者及羊群心理等。

AI當然洞悉數據模式,但未必理解市場節奏,須知市場波動並非只源於數字起伏,還有情緒、政策與心理等相互交纏 ; 若音樂旋律只源於程式生成,亦逐漸變得平淡;若金融市場完全依從演算法主導,則失去多元與平衡 ; 倘若所有交易系統同時追蹤同一訊號,市場情況反而更脆弱 ! 這與藝術「同質化危機」如出一轍。

音樂創作需要靈感,投資決策亦需要直覺 ; AI可以輔助、卻無法取代判斷 ! 音樂人懂得在旋律間留白,投資者也必須在市場喧囂中保持冷靜,人類的洞察力與心性才是最終考驗 ! 

人性:AI無法量化的價值

計算為AI強項之一,但音樂與投資的核心皆在於「不可量化」層面,在音樂世界中,感動源於情感共鳴;在投資界,成功取決於心理自律與長期信念,這些因素根本難以數據化,卻決定最終勝負。

對投資者而言,AI乃強大的輔助工具之一,但並非智慧的象徵。真正的價值在於人們能否在極複雜的資訊裡辨識真相、管理風險、維持獨立思考,正如作曲家懂得在演算法與直覺之間拿捏平衡,基金經理亦需於數據與判斷之間找到節奏。

人機共融的未來

無論音樂界或金融業,AI核心優勢在於整合資訊和減輕分析負擔,近年香港金融機構使用AI比率顯著上升,從2022年約25%,大增至現時75% ; AI應用早已覆蓋金融業眾多層面,從面向客戶的前端服務、提升投資效率的中台分析,甚至監管與風險控制等後台機制,尤其在數字資產與虛擬資產等監管方面,香港現積極建立更完善的生態系統。 

AI日漸普及固然帶來便利,儘管短期顯著地提升生產力,但同時引發長遠風險,估計未來5 - 10年AI技術足以取代部分職位,人類社會或將面臨就業與倫理道德等挑戰 ; 與以往的工業革命不同,這場「第四次革命」不僅只是工具更替,更為對人類主體地位的重新定義。 

由是故之,人類在藝術創作或金融投資必須堅守「主體」地位,AI只為輔助、並非主宰 ; 否則,在科技極速發展下,人類或許真的被自己創造的智能所取代 ! 我們亦必須為AI應用與發展設定適當限制與法例監管,確保科技服務於人類,並非凌駕於人類,記得科幻電影曾出現「人類被AI取代」情節,絕不能在現實世界發生此場景 !

AI懂得學習規律,卻不能理解「意義」;音樂的靈魂不在音符,投資的智慧不在公式,人類彈奏琴鍵與操盤之心才是決定世界的最終節奏。

政府開門將至     市場反覆上升

回顧東驥模擬組合,截至2025年10月8日過去一周收益1.57%,年初至今回報為9.6%(已扣除2%管理費用),成立至今累計升幅達1087.82%,平均年化回報為8.99%。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長達5周後迎來曙光,市場迅速反彈,可惜AI泡沫憂慮仍然持續,科技股反彈承壓,納指未能如標指收復上周跌幅 ; 持續惡化的就業數據(ADP)拉高市場降息預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黃金重回每盅士4,100美元亦為模擬盤帶來一定收益。港股受惠中美協議初步落實,價格逐步回暖 ; 虛擬貨幣受Balancer黑客攻擊事件大跌後出現反彈,整體價格依然低迷 ; 本周市場波動逐步上升,加上美股估值較高存在風險,持續建議分散投資,本周基金模擬盤組合維持不變。

聲明 : 作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有持有上述所提及的證券

各位讀者可與本公司客戶服務部聯絡及了解東驥基金模擬組合的詳情 ,請瀏覽本公司網址:www.pegasus.com.hk或致電 : 2232-5800。

 
2025-11-11
2025-11-05
2025-10-28
東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電話 : (852) 2598 4000
客戶熱線 : (852) 2232 5800
傳真 : (852) 2598 4416
電郵 : fund@pegasus.com.hk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持牌法團證監會CE編號 AAI 473
保險業監管局持牌保險中介人牌照號碼 FB 1074
註冊強積金中介人號碼 IC 000 119